【中国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自润滑陶瓷拉丝模具

无权-未缴年费 中国

授权公告日/公开日:
2015.08.05
专利有效期:
2015.03.12-2025.03.12
技术分类:
B21:基本上无切削的金属机械加工;金属冲压
转化方式:
转让
价值度指数:
59.0分
价格:
面议
2869 0

发布人

盛荣生

联系人盛荣生

13011000154
  • 专利信息&法律状态
  • 专利自评
  • 专利技术文档
  • 价值度指数
  • 发明人阵容

著录项

申请号
CN201520142532.9
申请日
20150312
公开/公告号
CN204523811U
公开/公告日
20150805
申请/专利权人
[盛利维尔(中国)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
[吴泽, 盛荣生, 张年春, 张明]
主分类号
B21C3/02
IPC分类号
C12N 9/0008(2013.01) C12N 9/16
CPC分类号
C12N 9/0008(2013.01) C12N 9/16(2013.01)
分案申请地址
国省代码
江苏(32)
颁证日
G06T1/00
代理人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型自润滑陶瓷拉丝模具,其基体材料是将MoS2固体润滑剂添加到Al2O3/TiC陶瓷材料中形成的Al2O3/TiC-MoS2复合自润滑陶瓷材料,包括下模和与下模相对合的上模,冲头在压边圈内部自由向上和向下移动,压边圈外侧面上具有向外延伸的凸缘,底盒内垂直插置连接有缓冲气弹簧,缓冲气弹簧由通过螺钉紧固固定在底盒内的固定块和设在固定块上的活塞组成,活塞的顶端顶于凸缘下端面上。所述的模具,将驱动装置结合在拉丝模具上,在高质量的过程使用的材料可以使加工的产品具有相同的质量,即使在低质量的工艺材料也可同样达到相同的质量,其制造成本降低且使模具和压机的寿命长,稳定性高,拉丝效果好。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 20250307
法律状态 专利权的终止
法律状态信息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21C 3/02
专利号:ZL2015201425329
申请日:20150312
授权公告日:20150805
终止日期:
法律状态公告日 20220322
法律状态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法律状态信息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B21C 3/02
专利号:ZL2015201425329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盛利维尔(中国)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变更后:盛利维尔(常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213299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南环二路268号盛利维尔(中国)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变更后:213299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南环二路268号盛利维尔(中国)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状态公告日 20170503
法律状态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法律状态信息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B21C 3/02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盛利维尔(中国)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变更后:盛利维尔(中国)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213299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南环二路268号盛利维尔(中国)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变更后:213299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南环二路268号盛利维尔(中国)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状态公告日 20150805
法律状态 授权
法律状态信息 授权
暂无数据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数量(4

独立权利要求数量(1

1.一种复合型自润滑陶瓷拉丝模具,其特征是:包括下模(1)和与下模(1)相对合的上模(2),所述的下模(1)包括冲头(11)、设在冲头(11)外部的压边圈(12)、轴向安装在冲头(11)侧边上的至少两根缓冲销(13)以及位于缓冲销(3)上方的底盒(14),冲头(11)在压边圈(12)内部自由向上和向下移动,压边圈(12)外侧面上具有向外延伸的凸缘(15),底盒(14)上端面与凸缘(15)下端面之间具有间隙,底盒(14)内垂直插置连接有缓冲气弹簧(3),缓冲气弹簧(3)由通过螺钉紧固固定在底盒(14)内的固定块(31)和设在固定块(31)上的活塞(32)组成,活塞(32)的顶端顶于凸缘(15)下端面上,

所述的上模(2)包括上模体(21)和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模体(21)下端面上的支撑台(22)以及位于底盒(14)上方的驱动装置(23),所述的驱动装置(23)包括通过螺栓紧固固定在支撑台(22)下端面上的驱动导向杆(23-1)、通过螺栓紧固固定在凸缘(15)上端面上的压紧元件(23-2)、安装在压紧元件(23-2)上的导向滚筒(23-3)、设在压紧元件(23-2)外部的外侧托架(23-4)、安装在外侧托架(23-4)内侧的压紧滚筒(23-5)和安装在压紧元件(23-2)上的转动轴(23-6)以及旋转轴(23-7),底盒(14)上端内侧开设有定位槽,外侧托架(23-4)的底端通过螺栓紧固固定在底盒(14)的定位槽上,外侧托架(23-4)内侧面与压紧元件(23-2)外侧面相贴合锁紧,所述的压紧元件(23-2)上纵向开设有长孔(23-21),旋转轴(23-6)在长孔(23-21)中纵向滑动,驱动导向杆(23-1)的底端内侧面上纵向开设有导向弧形槽(23-11),所述导向滚筒(23-3)、旋转轴(23-7)以及转动轴(23-6)的外部套有启动杆(23-8),驱动导向杆(23-1)底端位于导向滚筒(23-3)和压紧滚筒(23-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自润滑陶瓷拉丝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压紧元件(23-2)前部下端面和凸缘(15)上端面之间设有压力接收构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自润滑陶瓷拉丝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缓冲销(13)的数量是四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自润滑陶瓷拉丝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模体(21)上开设有排气孔(24),排气孔(24)位于冲头(11)上方。

1.一种复合型自润滑陶瓷拉丝模具,其特征是:包括下模(1)和与下模(1)相对合的上模(2),所述的下模(1)包括冲头(11)、设在冲头(11)外部的压边圈(12)、轴向安装在冲头(11)侧边上的至少两根缓冲销(13)以及位于缓冲销(3)上方的底盒(14),冲头(11)在压边圈(12)内部自由向上和向下移动,压边圈(12)外侧面上具有向外延伸的凸缘(15),底盒(14)上端面与凸缘(15)下端面之间具有间隙,底盒(14)内垂直插置连接有缓冲气弹簧(3),缓冲气弹簧(3)由通过螺钉紧固固定在底盒(14)内的固定块(31)和设在固定块(31)上的活塞(32)组成,活塞(32)的顶端顶于凸缘(15)下端面上,

所述的上模(2)包括上模体(21)和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模体(21)下端面上的支撑台(22)以及位于底盒(14)上方的驱动装置(23),所述的驱动装置(23)包括通过螺栓紧固固定在支撑台(22)下端面上的驱动导向杆(23-1)、通过螺栓紧固固定在凸缘(15)上端面上的压紧元件(23-2)、安装在压紧元件(23-2)上的导向滚筒(23-3)、设在压紧元件(23-2)外部的外侧托架(23-4)、安装在外侧托架(23-4)内侧的压紧滚筒(23-5)和安装在压紧元件(23-2)上的转动轴(23-6)以及旋转轴(23-7),底盒(14)上端内侧开设有定位槽,外侧托架(23-4)的底端通过螺栓紧固固定在底盒(14)的定位槽上,外侧托架(23-4)内侧面与压紧元件(23-2)外侧面相贴合锁紧,所述的压紧元件(23-2)上纵向开设有长孔(23-21),旋转轴(23-6)在长孔(23-21)中纵向滑动,驱动导向杆(23-1)的底端内侧面上纵向开设有导向弧形槽(23-11),所述导向滚筒(23-3)、旋转轴(23-7)以及转动轴(23-6)的外部套有启动杆(23-8),驱动导向杆(23-1)底端位于导向滚筒(23-3)和压紧滚筒(23-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自润滑陶瓷拉丝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压紧元件(23-2)前部下端面和凸缘(15)上端面之间设有压力接收构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自润滑陶瓷拉丝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缓冲销(13)的数量是四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自润滑陶瓷拉丝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模体(21)上开设有排气孔(24),排气孔(24)位于冲头(11)上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拉丝模具的领域,尤其是一种采用氧化铝/碳化钛—二硫化钼的复合型自润滑陶瓷拉丝模具。

背景技术

拉丝模具是金属线材拉丝成型工艺中的关键部件,拉丝过程中,拉丝孔和线材之间因为很大的拉拔应力而存在严酷的摩擦现象。恶劣的摩擦环境将加快拉丝模具的磨损失效,频繁更换模具,降低拉丝生产效率;此外,恶劣的摩擦作用还将对拉拔的金属线材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解决拉丝孔与线材摩擦问题的方式就是润滑,钢丝拉拔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在细拉之前对线材进行镀铜处理以及进行湿法拉拔,以起到拉拔的润滑和保护作用,该方法颇有效果,但增加的电镀工艺会增大钢丝的生产成本,另外电镀液和润滑液的不良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中国专利“专利号:ZL200410024226.1”报道了一种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该材料是在Al2O3/TiC基陶瓷基体中添加固体润滑剂CaF2,与CaF2相比,固体润滑剂MoS2具有更佳的润滑效果,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中国专利“专利号:ZL200810011634.1”报道了一种氧化铝基纳米复相陶瓷拉丝模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专利号:ZL201420052322.6”报道了一种自润滑拉丝模具,该模具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加工金属线材的模芯通孔,润滑油可以通过模芯通孔流经线材和拉丝模内壁的接触区,润滑拉拔过程,但该方法需要外置的润滑油路装置。另外,在于上模和下模进行冲压过程中,存在稳定性差,从而造成冲压效果不好,影响冲压模具和压力机的实验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复合型自润滑陶瓷拉丝模具,其设计结构合理并且拉丝过程中稳定性高、易于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自润滑陶瓷拉丝模具,其基体材料是采用将MoS2固体润滑剂添加到Al2O3/TiC陶瓷材料中形成的Al2O3/TiC—MoS2复合自润滑陶瓷材料,该模具包括下模和与下模相对合的上模,所述的下模包括冲头、设在冲头外部的压边圈、轴向安装在冲头侧边上的至少两根缓冲销以及位于缓冲销上方的底盒,冲头在压边圈内部自由向上和向下移动,压边圈外侧面上具有向外延伸的凸缘,底盒上端面与凸缘下端面之间具有间隙,底盒内垂直插置连接有缓冲气弹簧,缓冲气弹簧由通过螺钉紧固固定在底盒内的固定块和设在固定块上的活塞组成,活塞的顶端顶于凸缘下端面上,

所述的上模包括上模体和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模体下端面上的支撑台以及位于底盒上方的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通过螺栓紧固固定在支撑台下端面上的驱动导向杆、通过螺栓紧固固定在凸缘上端面上的压紧元件、安装在压紧元件上的导向滚筒、设在压紧元件外部的外侧托架、安装在外侧托架内侧的压紧滚筒和安装在压紧元件上的转动轴以及旋转轴,底盒上端内侧开设有定位槽,外侧托架的底端通过螺栓紧固固定在底盒的定位槽上,外侧托架内侧面与压紧元件外侧面相贴合锁紧,所述的压紧元件上纵向开设有长孔,旋转轴在长孔中纵向滑动,驱动导向杆的底端内侧面上纵向开设有导向弧形槽,所述的导向滚筒、旋转轴以及转动轴的外部套有启动杆,驱动导向杆底端位于导向滚筒和压紧滚筒之间。

为了能够提高稳定性,所述的压紧元件前部下端面和凸缘上端面之间设有压力接收构件。

所述的缓冲销的数量为四根。

所述的上模体上开设有排气孔,排气孔位于冲头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自润滑陶瓷拉丝模具,将驱动装置结合在拉丝模具上,在高质量的过程使用的材料可以使加工的产品具有相同的质量,即使在低质量的工艺材料也可同样达到相同的质量,其制造成本降低,并且使模具和压机的寿命长,稳定性高,拉丝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自润滑陶瓷拉丝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下模,11、冲头,12、压边圈,13、缓冲销,14、底盒,15、凸缘,2、上模,21、上模体,22、支撑台,23、驱动装置,23-1、驱动导向杆,23-11、导向弧形槽,23-2、压紧元件,23-21、长孔,23-3、导向滚筒,23-4、外侧托架,23-5、压紧滚筒,23-6、转动轴,23-7、旋转轴,23-8、启动杆,24、排气孔,3、缓冲气弹簧,31、固定块,32、活塞,4、压力接收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复合型自润滑陶瓷拉丝模具,包括下模1和与下模1相对合的上模2,下模1包括冲头11,在冲头11外部设有压边圈12,在冲头11侧边上轴向安装有四根缓冲销13,底盒14位于缓冲销3上方,冲头11在压边圈12内部自由向上和向下移动,压边圈12外侧面上具有向外延伸的凸缘15,底盒14上端面与凸缘15下端面之间具有间隙,底盒14内通过螺钉紧固固定在底盒14内的固定块31,在固定块31上设有活塞32,活塞32的顶端顶于凸缘15下端面上,上模2包括上模体21,上模体2上开设有排气孔24,排气孔24位于冲头11上方,在上模体21下端面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台22,驱动装置23位于底盒14上方,驱动装置23包括通过螺栓紧固固定在支撑台22下端面上的驱动导向杆23-1,在凸缘15上端面上通过螺栓紧固固定有压紧元件23-2,压紧元件23-2前部下端面和凸缘15上端面之间设有压力接收构件4,在压紧元件23-2上安装有导向滚筒23-3,在压紧元件23-2外部设有外侧托架23-4,在外侧托架23-4内侧安装有压紧滚筒23-5,在压紧元件23-2上安装有转动轴23-6,底盒14上端内侧开设有定位槽,外侧托架23-4的底端通过螺栓紧固固定在底盒14的定位槽上,外侧托架23-4内侧面与压紧元件23-2外侧面相贴合锁紧,压紧元件23-2上纵向开设有长孔23-21,旋转轴23-6在长孔23-21中纵向滑动,驱动导向杆23-1的底端内侧面上纵向开设有导向弧形槽23-11,所述的导向滚筒23-3、旋转轴23-7以及转动轴23-6的外部套有启动杆23-8,驱动导向杆23-1底端位于导向滚筒23-3和压紧滚筒23-5之间。上模体21上开设有排气孔24,排气孔24位于冲头11上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自润滑陶瓷拉丝模具,在使用此拉丝模具时,上模向下移动,利用驱动导向杆23-1的作用,导向滚筒23-3在驱动导向杆23-1前端的导向弧形槽23-11上滚动,从而带动压紧元件23-2向上运动,压紧元件23-2带动压边圈12向上运动,从而使压边圈12与上模体21相贴合,由于需要拉丝的基体材料是将MoS2固体润滑剂添加到Al2O3/TiC陶瓷材料中形成的Al2O3/TiC—MoS2复合自润滑陶瓷材料,因为Al2O3/TiC—MoS2复合陶瓷材料中含有固体润滑剂,拉丝模具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将持续自润滑功能,可省去拉丝过程中的电镀黄铜工艺以及其它辅助润滑装置,节能环保,节约生产成本。高能束加工技术的可控性好,稳定性高,能够实现微孔径的精密成型,可满足超细切割钢丝的生产要求。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价值度评估

技术价值

经济价值

法律价值

0 0 0

59.0

0 50 75 100
0~50 50~75 75~100 价值较低 中等价值 价值较高

专利价值度是通过科学的评估模

型对专利价值进行量化的结果,

基于专利大数据针对专利总体特

征指标利用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对

待评估专利进行高效、智能化的

分析,从技术、经济和法律价值

三个层面构建专利价值评估体

系,可以有效提升专利价值评估

的质量和效率。

总评:59.0


该专利价值中等 (仅供参考)

        该专利的技术、经济、法律价值经系统自动评估后的总评得分处于平均水平,可以重点研究利用其技术价值,根据法律价值的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使用借鉴方式。
        本专利文献中包含【2 个技术分类】,从一定程度上而言上述指标的数值越大可以反映出所述专利的技术保护及应用范围越广。 【被引用次数2 次】专利被引次数越多越能能够体现出该专利在相关技术领域研发中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代表着专利公开的内容有更多的产业利用价值。 【专利权的维持时间10 年】专利权的维持时间越长,其价值对于权利人而言越高。

技术价值    32.0

该指标主要从专利申请的著录信息、法律事件等内容中挖掘其技术价值,专利类型、独立权利要求数量、无效请求次数等内容均可反映出专利的技术性价值。 技术创新是专利申请的核心,若您需要进行技术借鉴或寻找可合作的项目,推荐您重点关注该指标。

部分指标包括:

授权周期(发明)

4 个月

独立权利要求数量

0 个

从属权利要求数量

0 个

说明书页数

3 页

实施例个数

0 个

发明人数量

4 个

被引用次数

2 次

引用文献数量

2 个

优先权个数

0 个

技术分类数量

2 个

无效请求次数

0 个

分案子案个数

0 个

同族专利数

0 个

专利获奖情况

保密专利的解密

经济价值    8.0

该指标主要指示了专利技术在商品化、产业化及市场化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预期利益。 专利技术只有转化成生产力才能体现其经济价值,专利技术的许可、转让、质押次数等指标均是其经济价值的表征。 因此,若您希望找到行业内的运用广泛的热点专利技术及侵权诉讼中的涉案专利,推荐您重点关注该指标。

部分指标包括:

申请人数量

1

申请人类型

企业

许可备案

0 次

权利质押

0 次

权利转移

0 个

海关备案

法律价值    19.0

该指标主要从专利权的稳定性角度评议其价值。专利权是一种垄断权,但其在法律保护的期间和范围内才有效。 专利权的存续时间、当前的法律状态可反映出其法律价值。故而,若您准备找寻权属稳定且专利权人非常重视的专利技术,推荐您关注该指标。

部分指标包括:

存活期/维持时间

10

法律状态

无权-未缴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