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权-未缴年费 中国
著录项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有机化学实验用分水器,包括冷凝套管、集液管,通过设置冷凝装置可以实现在反应中途过程中不取出冷凝管的情形下搭建回流分水装置,防止溶剂挥发,且无需停下反应,通过设置加料装置实现反应过程中无需拆除回流分水装置进行加料,通过设置储液装置实现分离收集有机层和水层方便检测,且有机层可以再次补入反应体系中。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201113 |
法律状态 | 专利权的终止 |
法律状态信息 |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01L 3/00 专利号:ZL2017216612416 申请日:20171201 授权公告日:20181002 终止日期:20191201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181002 |
法律状态 | 授权 |
法律状态信息 | 授权 |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数量(5)
独立权利要求数量(1)
1.一种有机化学实验用分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套管、集液管;所述集液管上端 设有冷凝套管,冷凝套管套合在集液管的管体外,且端口与集液管的管体密封;所述冷凝套 管的上下端分别连通有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集液管的管体下端向左连通有L形的第一侧 管,第一侧管的下端倾斜向上连通有第一加料测管,第一加料侧管的管口设有对应的第一 玻璃塞;所述集液管的管体向右设有接口管,接口管的管体上设有接口旋塞;所述接口管连 通有L形的第二侧管,第二侧管的下端倾斜向上连通有第二加料侧管,第二加料侧管的管口 设有对应的第二玻璃塞;所述集液管的下端密封,且连通有第一放液管和第二放液管,第一 放液管的管体上设有第一旋塞,第二放液管的管体上设有第二旋塞;所述第一放液管和第 二放液管分别连通连接有第一储液盒和第二储液盒;所述第一储液盒的左侧连通有补液 管,补液管一端与第一储液盒连通,另一端与第一侧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化学实验用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管的外侧 壁设有磨砂,第二侧管的内侧壁液设有磨砂,第二侧管与接口管插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化学实验用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管位于第 一储液盒的左侧下端,且设有补液旋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化学实验用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管和第 二侧管的管体上分别设有保温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化学实验用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盒和 第二储液盒顶部密封且分别设有取液通孔。
1.一种有机化学实验用分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套管、集液管;所述集液管上端设有冷凝套管,冷凝套管套合在集液管的管体外,且端口与集液管的管体密封;所述冷凝套管的上下端分别连通有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集液管的管体下端向左连通有L形的第一侧管,第一侧管的下端倾斜向上连通有第一加料测管,第一加料侧管的管口设有对应的第一玻璃塞;所述集液管的管体向右设有接口管,接口管的管体上设有接口旋塞;所述接口管连通有L形的第二侧管,第二侧管的下端倾斜向上连通有第二加料侧管,第二加料侧管的管口设有对应的第二玻璃塞;所述集液管的下端密封,且连通有第一放液管和第二放液管,第一放液管的管体上设有第一旋塞,第二放液管的管体上设有第二旋塞;所述第一放液管和第二放液管分别连通连接有第一储液盒和第二储液盒;所述第一储液盒的左侧连通有补液管,补液管一端与第一储液盒连通,另一端与第一侧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化学实验用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管的外侧壁设有磨砂,第二侧管的内侧壁液设有磨砂,第二侧管与接口管插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化学实验用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管位于第一储液盒的左侧下端,且设有补液旋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化学实验用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管和第二侧管的管体上分别设有保温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化学实验用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盒和第二储液盒顶部密封且分别设有取液通孔。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实验器材领域,具体是一种有机化学实验用分水器。
有机化学实验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反应体系回流分水,回流分水操作需要使用分水器,然而目前本领域所使用的分水器无法在反应过程中补加反应物,同时现有分水器只能对一个反应装置进行分水,且分水操作往往是回流反应一段时间后进行的,需要先停下反应,或停下反应后待反应体系冷却,再将冷凝管从反应瓶中取下,装上分水器,最后将冷凝管装在分水器上,该操作过程中会有大量溶剂从反应瓶中挥发,且空气中的水分容易进入反应体系中,对化学反应造成影响,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未有一种实施有效的设备解决。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机化学实验用分水器。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是:一种有机化学实验用分水器,包括冷凝套管、集液管;所述集液管上端设有冷凝套管,冷凝套管套合在集液管的管体外,且端口与集液管的管体密封;所述冷凝套管的上下端分别连通有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集液管的管体下端向左连通有L形的第一侧管,第一侧管的下端倾斜向上连通有第一加料测管,第一加料侧管的管口设有对应的第一玻璃塞;所述集液管的管体向右设有接口管,接口管的管体上设有接口旋塞;所述接口管连通有L形的第二侧管,第二侧管的下端倾斜向上连通有第二加料侧管,第二加料侧管的管口设有对应的第二玻璃塞;所述集液管的下端密封,且连通有第一放液管和第二放液管,第一放液管的管体上设有第一旋塞,第二放液管的管体上设有第二旋塞;所述第一放液管和第二放液管分别连通连接有第一储液盒和第二储液盒;所述第一储液盒的左侧连通有补液管,补液管一端与第一储液盒连通,另一端与第一侧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接口管的外侧壁设有磨砂,第二侧管的内侧壁也设有磨砂,第二侧管与接口管插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补液管位于第一储液盒的左侧下端,且设有补液旋塞。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管和第二侧管的管体上分别设有保温套。
优选地,所述第一储液盒和第二储液盒顶部密封且分别设有取液通孔。
(三)有益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有机化学实验用分水器,通过设置冷凝装置可以实现在反应中途过程中不取出冷凝管的情形下搭建回流分水装置,防止溶剂挥发,且无需停下反应,通过设置加料装置实现反应过程中无需拆除回流分水装置进行加料,通过设置储液装置实现分离收集有机层和水层,方便检测,且有机层可以再次补入反应体系中。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集液管、2-冷凝套管、201--进水管、202-出水管、3-第一侧管、 401-第一加料侧管、501-第一玻璃塞、402-第二加料侧管、502-第二玻璃塞、601-第一储液盒、602-第二储液盒、7-接口管、8-第二侧管、101- 第一放液管、102-第二放液管、1011-第一旋塞、1012-第二旋塞、6011- 补液管、701-接口旋塞。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有机化学实验用分水器,包括冷凝套管2、集液管 1,集液管1上端设有冷凝套管2,冷凝套管2套合在集液管1的管体外,且端口与集液管1的管体密封,冷凝套管2的上下端分别连通有出水管202和进水管201,集液管1的管体下端向左连通有L形的第一侧管3,第一侧管3的下端倾斜向上连通有第一加料侧管401,第一加料侧管401的管口设有对应的第一玻璃塞501,集液管1的管体下端向右设有接口管7,接口管7设有接口旋塞701,接口管7连通有L形的第二侧管8,第二侧管8的下端倾斜向上连通有第二加料侧管402,第二加料侧管402的管口设有对应的第二玻璃塞502,集液管1的下端密封,且连通有第一放液管101和第二放液管102,第一放液管101的管体上设有第一旋塞1011,第二放液管102的管体上设有第二旋塞1012,第一放液管101和第二放液管102分别连通连接有第一储液盒601和第二储液盒602,第一储液盒601的左侧连通有补液管6011,补液管 6011一端与第一储液盒601连通,另一端与第一侧管3连通。
其中,接口管7的外侧壁设有磨砂,第二侧管8的内侧壁也设有磨砂,第二侧管8与接口管7插合连接。
其中,补液管6011位于第一储液盒601的左侧下端,且设有补液旋塞。
其中,第一侧管3和第二侧管8的管体上分别设有保温套,保温套可以缩短发生回流分水的时间以及促使回流分水充分。
其中,第一储液盒601和第二储液盒602顶部密封且分别设有取液通孔。
使用步骤:第一侧管3的下端口为磨口设置,将第一侧管3的下端口插入到反应瓶中,将外接的冷凝水管接入到进水管201和出水管 202中,水从进水管201流进冷凝套管2中,再由出水管202排出。集液管1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均位于冷凝套管2外。加热反应体系至回流,此时,在冷凝套管2的冷凝作用下,有机溶剂在集液管1处聚集至第一侧管3与集液管1结合处,有机溶剂从第一侧管3流入反应瓶中,需要回流分水时,将外接的冷凝水管拔出,排尽冷凝套管2中的水,将外接冷凝管插入集液管1的上端口,有机溶剂携带水分从外接冷凝管冷凝至集液管1的下端。通过上述方式,不需要在反应中途过程从反应瓶上取下冷凝管,再接上分水器,从而可以有效防止有机溶剂挥发。旋转第二旋塞1012将下层的水层放入到第二储液盒602中,吸管从取液通孔中伸入到第二储液盒602中吸取水分,方便对水分进行检测,分完水层可以旋转第一旋塞1011将有机层放入到第一储液盒601 中,吸管从取液通孔中伸入到第一储液盒601中,方面检测有机层的水含量。旋转补液旋塞6011,有机层经第一侧管3流入反应瓶中。第一侧管3连通的第一加料管401可以在反应过程中加料。由于,反应瓶大多为单口或三口烧瓶,对于单口烧瓶搭建好分水装置后中途加料只能拆除分水装置,不方便且溶剂易挥发,对于三口烧瓶,反应瓶往往需要插入搅拌桨、温度计,插入分水装置后,也无法方便加料,因此,通过设置第一加料管401方便加料,拔出第一玻璃塞501,将物料从第一加料管401中加入,同时可以使用吸管从第一储液盒601中吸取反应溶剂,对第一加料管401的侧壁润洗,使物料完全加入到反应体系中。
当反应为两个溶剂体系相同的分水反应时,将第二侧管8插入到接口管7上,由于第二侧管8和接口管7接口处均为磨口,因此,插合较为紧密,第二侧管8的下端口也为磨口设置,将第二侧管8的下端口插入到反应瓶中,打开接口管7上的接口旋塞701,同时,关闭第一放液管101和第二放液管102,有机溶剂聚集至集液管1和第一侧管 3、第二侧管8的交叉处,再分别经第一侧管3与第二侧管8流回对应的反应体系中。拔出第一玻璃塞501或第二玻璃塞502补加反应物料,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两个反应装置的回流分水操作。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价值度评估
技术价值
经济价值
法律价值
0 0 043.0分
0 50 75 100专利价值度是通过科学的评估模
型对专利价值进行量化的结果,
基于专利大数据针对专利总体特
征指标利用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对
待评估专利进行高效、智能化的
分析,从技术、经济和法律价值
三个层面构建专利价值评估体
系,可以有效提升专利价值评估
的质量和效率。
总评:43.0分
该专利价值较低 (仅供参考)
技术价值 30.0
该指标主要从专利申请的著录信息、法律事件等内容中挖掘其技术价值,专利类型、独立权利要求数量、无效请求次数等内容均可反映出专利的技术性价值。 技术创新是专利申请的核心,若您需要进行技术借鉴或寻找可合作的项目,推荐您重点关注该指标。
部分指标包括:
授权周期(发明)
10 个月独立权利要求数量
1 个从属权利要求数量
4 个说明书页数
3 页实施例个数
1 个发明人数量
6 个被引用次数
0 次引用文献数量
0 个优先权个数
0 个技术分类数量
4 个无效请求次数
0 个分案子案个数
0 个同族专利数
0 个专利获奖情况
无保密专利的解密
否经济价值 6.0
该指标主要指示了专利技术在商品化、产业化及市场化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预期利益。 专利技术只有转化成生产力才能体现其经济价值,专利技术的许可、转让、质押次数等指标均是其经济价值的表征。 因此,若您希望找到行业内的运用广泛的热点专利技术及侵权诉讼中的涉案专利,推荐您重点关注该指标。
部分指标包括:
申请人数量
1申请人类型
个人许可备案
0 次权利质押
0 次权利转移
0 个海关备案
否法律价值 7.0
该指标主要从专利权的稳定性角度评议其价值。专利权是一种垄断权,但其在法律保护的期间和范围内才有效。 专利权的存续时间、当前的法律状态可反映出其法律价值。故而,若您准备找寻权属稳定且专利权人非常重视的专利技术,推荐您关注该指标。
部分指标包括:
存活期/维持时间
3法律状态
无权-未缴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