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权-审定授权 中国
著录项
摘要
本发明涉及公共交通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通过触感传递交通信号的盲道砖,包括提示盲道目层、行进盲道层、电动推杆、4个伸缩杆、上盖和外壳,盲道目层、行进盲道层、电动推杆和伸缩杆安装在上盖下方外壳内部;提示盲道目层包括底板A、20个圆柱体和20个提示盲道触感圆点,盲道触感圆点设置在圆柱体顶端;圆柱体安装在底板A上;行进盲道层包括底板B和4个盲道触感条,4个盲道触感条设置在底板B上;电动推杆底部固定在底板A上表面,顶部固定在底板B下表面;4个伸缩杆安装在提示盲道目层和行进盲道层之间,底部固定在底板A上表面,顶部固定在底板B下表面,本发明可以实现向盲人传递交通信号,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容易理解。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210119 |
法律状态 |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法律状态信息 |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E01C 15/00 专利号:ZL2014106224627 登记生效日:20210107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王涛 变更后权利人:滕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277599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北辛西路1501号 变更后权利人:277599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北辛西路1501号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201225 |
法律状态 |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法律状态信息 |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E01C 15/00 专利号:ZL2014106224627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王涛 变更后:王涛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232000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安徽理工大学本部 变更后:277599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北辛西路1501号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160713 |
法律状态 | 授权 |
法律状态信息 | 授权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150311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法律状态信息 |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1C 15/00 申请日:20141108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150114 |
法律状态 | 公开 |
法律状态信息 | 公开 |
事务数据公告日 | 20210119 |
事务数据类型 |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转让详情 |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E01C 15/00 专利号:ZL2014106224627 登记生效日:20210107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王涛 变更后权利人:滕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277599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北辛西路1501号 变更后权利人:277599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北辛西路1501号 |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数量(4)
独立权利要求数量(1)
1.一种通过触感传递交通信号的盲道砖,包括提示盲道目层(1)、行进盲道层(2)、电动推杆(3)、伸缩杆(4)、上盖(5)和外壳(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杆(4)数量为4个;所述的盲道目层(1)、行进盲道层(2)、电动推杆(3)和伸缩杆(4)安装在上盖(5)下方、外壳(6)内部;
所述的上盖(5)设置有4个跑道形通孔(51);
所述的提示盲道目层(1)包括底板A(11)、圆柱体(12)和提示盲道触感圆点(13),所述的圆柱体(12)和提示盲道触感圆点(13)数量为20个;所述的底板A(11)呈正方形;所述的盲道触感圆点(13)呈圆台状;所述的盲道触感圆点(13)设置在圆柱体(12)顶端;所述的圆柱体(12)均匀的分4列安装在底板A(11)上,圆柱体(12)底面与所述的底板A(1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所述的行进盲道层(2)包括底板B(21)和盲道触感条(22),所述的盲道触感条(22)的数量为4个;所述的底板B(21)呈正方形;所述的盲道触感条(22)呈跑道形,盲道触感条(22)上均匀的设置有5个圆形通孔(221),所述的4个盲道触感条(22)设置在底板B(21)上;
所述的电动推杆(3)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的底板A(11)上表面,所述的电动推杆(3)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的底板B(21)下表面;
所述的四个伸缩杆(4)分两对对称的安装在提示盲道目层(1)和行进盲道层(2)之间,伸缩杆(4)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的底板A(11)上表面,伸缩杆(4)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的底板B(21)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触感传递交通信号的盲道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示盲道触感圆点(13)底面直径为35mm,顶面直径为25mm,高度为5mm,每一列上的相邻两个提示盲道触感圆点(13)的圆心距为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触感传递交通信号的盲道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盲道触感条(22)呈上窄下宽状,盲道触感条(22)面宽为25mm,底宽为35mm,高度为5mm,中心距为62mm;所述的圆形通孔(221),半径为35mm;所述的跑道形通孔(51),宽度为37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触感传递交通信号的盲道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A(11)和底板B(21),边长为248mm,厚度为5mm。
1.一种通过触感传递交通信号的盲道砖,包括提示盲道目层(1)、行进盲道层(2)、电动推杆(3)、伸缩杆(4)、上盖(5)和外壳(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杆(4)数量为4个;所述的盲道目层(1)、行进盲道层(2)、电动推杆(3)和伸缩杆(4)安装在上盖(5)下方、外壳(6)内部;
所述的上盖(5)设置有4个跑道形通孔(51);
所述的提示盲道目层(1)包括底板A(11)、圆柱体(12)和提示盲道触感圆点(13),所述的圆柱体(12)和提示盲道触感圆点(13)数量为20个;所述的底板A(11)呈正方形;所述的盲道触感圆点(13)呈圆台状;所述的盲道触感圆点(13)设置在圆柱体(12)顶端;所述的圆柱体(12)均匀的分4列安装在底板A(11)上,圆柱体(12)底面与所述的底板A(1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所述的行进盲道层(2)包括底板B(21)和盲道触感条(22),所述的盲道触感条(22)的数量为4个;所述的底板B(21)呈正方形;所述的盲道触感条(22)呈跑道形,盲道触感条(22)上均匀的设置有5个圆形通孔(221),所述的4个盲道触感条(22)设置在底板B(21)上;
所述的电动推杆(3)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的底板A(11)上表面,所述的电动推杆(3)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的底板B(21)下表面;
所述的四个伸缩杆(4)分两对对称的安装在提示盲道目层(1)和行进盲道层(2)之间,伸缩杆(4)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的底板A(11)上表面,伸缩杆(4)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的底板B(21)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触感传递交通信号的盲道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示盲道触感圆点(13)底面直径为35mm,顶面直径为25mm,高度为5mm,每一列上的相邻两个提示盲道触感圆点(13)的圆心距为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触感传递交通信号的盲道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盲道触感条(22)呈上窄下宽状,盲道触感条(22)面宽为25mm,底宽为35mm,高度为5mm,中心距为62mm;所述的圆形通孔(221),半径为35mm;所述的跑道形通孔(51),宽度为37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触感传递交通信号的盲道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A(11)和底板B(21),边长为248mm,厚度为5mm。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公共交通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通过触感传递交通信号的盲道砖。
盲人出行过马路时需要感知交通信号,但现有的交通信号灯只能发射光信号,盲人无法识别。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盲人无法识别交通信号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触感传递交通信号的盲道砖,它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廉符合国家标准且容易理解,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通过触感传递交通信号的盲道砖,包括提示盲道目层、行进盲道层、电动推杆、伸缩杆、上盖和外壳,所述的伸缩杆数量为4个;所述的盲道目层、行进盲道层、电动推杆和伸缩杆安装在上盖下方、外壳内部;
所述的上盖设置有4个跑道形通孔;
所述的提示盲道目层包括底板A、圆柱体和提示盲道触感圆点,所述的圆柱体和提示盲道触感圆点数量为20个;所述的底板A呈正方形;所述的盲道触感圆点呈圆台状;所述的盲道触感圆点设置在圆柱体顶端;所述的圆柱体均匀的分4列安装在底板A上,圆柱体底面与所述的底板A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所述的行进盲道层包括底板B和盲道触感条,所述的盲道触感条的数量为4个;所述的底板B呈正方形;所述的盲道触感条呈跑道形,盲道触感条上均匀的设置有5个圆形通孔,所述的4个盲道触感条设置在底板B上;
所述的电动推杆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的底板A上表面,所述的电动推杆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的底板B下表面;
所述的四个伸缩杆分两对对称的安装在提示盲道目层和行进盲道层之间,伸缩杆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的底板A上表面,伸缩杆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的底板B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的提示盲道触感圆点底面直径为35mm,顶面直径为25mm,高度为5mm,每一列上的相邻两个提示盲道触感圆点的圆心距为50mm。
优选地,所述的盲道触感条呈上窄下宽状,盲道触感条面宽为25mm,底宽为35mm,高度为5mm,中心距为62mm;所述的圆形通孔,半径为35mm;所述的跑道形通孔,宽度为37mm。
优选地,所述的底板A和底板B,边长为248mm,厚度为5mm。
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通过触感传递交通信号的盲道砖,红灯时行进盲道层下降,只有提示盲道目层的提示盲道触感圆点突出上盖,使得整个盲道砖变成提示盲道目,告知盲人前方危险;红灯时行进盲道层生升,提示盲道目层的提示盲道触感圆点和行进盲道层的盲道触感条同时突出上盖,使得整个盲道砖变成行进盲道,告知盲人前方可以行进,原理简单且与现有盲人道砖遵循相同规则,容易被盲人理解。
(2)本发明的一种通过触感传递交通信号的盲道砖,所述的提示盲道触感圆点底面直径为35mm,顶面直径为25mm,高度为5mm,每一列上的相邻两个提示盲道触感圆点的圆心距为50mm;所述的盲道触感条呈上窄下宽状,盲道触感条面宽为25mm,底宽为35mm,高度为5mm,中心距为62mm;所述的圆形通孔,半径为35mm;所述的跑道形通孔,宽度为37mm,基本与国家现行盲人道砖标准相同,使得盲人容易接受和理解。
(3)本发明一种通过触感传递交通信号的盲道砖,结构设计合理,原理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推广使用。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通过触感传递交通信号的盲道砖绿灯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通过触感传递交通信号的盲道砖红灯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通过触感传递交通信号的盲道砖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通过触感传递交通信号的盲道砖绿灯时的内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通过触感传递交通信号的盲道砖红灯时的内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通过触感传递交通信号的盲道砖提示盲道目层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种通过触感传递交通信号的盲道砖行进盲道层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种通过触感传递交通信号的盲道砖上盖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 提示盲道目层;2. 行进盲道层;3. 电动推杆;4. 伸缩杆;5. 上盖;6. 外壳;11. 底板A;12. 圆柱体;13. 盲道触感圆点;21. 底板B;22. 盲道触感条;221.圆形通孔;51. 跑道形通孔。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通过触感传递交通信号的盲道砖,包括提示盲道目层1、行进盲道层2、电动推杆3、伸缩杆4、上盖5和外壳6,所述的伸缩杆4数量为4个;所述的盲道目层1、行进盲道层2、电动推杆3和伸缩杆安装在上盖5下方、外壳6内部;
如图8所示,所述的上盖5设置有4个跑道形通孔51;
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的提示盲道目层1包括底板A11、圆柱体12和提示盲道触感圆点13,所述的圆柱体12和提示盲道触感圆点13数量为20个;所述的底板A11呈正方形;所述的盲道触感圆点13呈圆台状;所述的盲道触感圆点13设置在圆柱体12顶端;所述的圆柱体12均匀的分4列安装在底板A11上,圆柱体12底面与所述的底板A1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如图3和图7所示,所述的行进盲道层2包括底板B21和盲道触感条22,所述的盲道触感条22的数量为4个;所述的底板B21呈正方形;所述的盲道触感条22呈跑道形,盲道触感条22上均匀的设置有5个圆形通孔221,所述的4个盲道触感条22设置在底板B21上;
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的电动推杆3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的底板A11上表面,所述的电动推杆3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的底板B21下表面;
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的四个伸缩杆4分两对对称的安装在提示盲道目层1和行进盲道层2之间,伸缩杆4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的底板A11上表面,伸缩杆4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的底板B21下表面;
如图6所示,所述的提示盲道触感圆点13底面直径为35mm,顶面直径为25mm,高度为5mm,每一列上的相邻两个提示盲道触感圆点13的圆心距为50mm;
如图7所示,所述的盲道触感条22呈上窄下宽状,盲道触感条22面宽为25mm,底宽为35mm,高度为5mm,中心距为62mm;所述的圆形通孔221,半径为35mm;
如图8所示,所述的跑道形通孔51,宽度为37mm;
如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的底板A11和底板B21,边长为248mm,厚度为5mm。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价值度评估
技术价值
经济价值
法律价值
0 0 059.0分
0 50 75 100专利价值度是通过科学的评估模
型对专利价值进行量化的结果,
基于专利大数据针对专利总体特
征指标利用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对
待评估专利进行高效、智能化的
分析,从技术、经济和法律价值
三个层面构建专利价值评估体
系,可以有效提升专利价值评估
的质量和效率。
总评:59.0分
该专利价值中等 (仅供参考)
技术价值 29.0
该指标主要从专利申请的著录信息、法律事件等内容中挖掘其技术价值,专利类型、独立权利要求数量、无效请求次数等内容均可反映出专利的技术性价值。 技术创新是专利申请的核心,若您需要进行技术借鉴或寻找可合作的项目,推荐您重点关注该指标。
部分指标包括:
授权周期(发明)
20 个月独立权利要求数量
0 个从属权利要求数量
0 个说明书页数
3 页实施例个数
0 个发明人数量
5 个被引用次数
0 次引用文献数量
0 个优先权个数
0 个技术分类数量
1 个无效请求次数
0 个分案子案个数
0 个同族专利数
0 个专利获奖情况
无保密专利的解密
否经济价值 8.0
该指标主要指示了专利技术在商品化、产业化及市场化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预期利益。 专利技术只有转化成生产力才能体现其经济价值,专利技术的许可、转让、质押次数等指标均是其经济价值的表征。 因此,若您希望找到行业内的运用广泛的热点专利技术及侵权诉讼中的涉案专利,推荐您重点关注该指标。
部分指标包括:
申请人数量
1申请人类型
个人许可备案
0 次权利质押
0 次权利转移
1 个海关备案
否法律价值 22.0
该指标主要从专利权的稳定性角度评议其价值。专利权是一种垄断权,但其在法律保护的期间和范围内才有效。 专利权的存续时间、当前的法律状态可反映出其法律价值。故而,若您准备找寻权属稳定且专利权人非常重视的专利技术,推荐您关注该指标。
部分指标包括:
存活期/维持时间
11法律状态
有权-审定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