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权-未缴年费 中国
著录项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轻高强抗菌除藻渔网纱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纺纱工艺;制备抗菌除藻涂料;涂覆抗菌除藻涂层;抗菌除藻渔网纱并线工艺。本发明利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尼龙混纺纱制成,大大提高渔网的抗拉强力,同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尼龙混纺纱本身具防腐性及耐海水性,在纱线表面涂覆抗菌除藻涂层,该超轻高强抗菌除藻渔网纱防污性能良好、使用方便、环境友好、无毒无害有效解决渔网水藻附着和清理难题。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241231 |
法律状态 | 专利权的终止 |
法律状态信息 |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D02G 3/04 专利号:ZL2016100083338 申请日:20160106 授权公告日:20171117 终止日期: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191105 |
法律状态 |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法律状态信息 |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D02G 3/04 专利号:ZL2016100083338 登记生效日:20191015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变更后权利人:宁波百厚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青年东路105号 变更后权利人: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卖面桥村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171117 |
法律状态 | 授权 |
法律状态信息 | 授权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160420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法律状态信息 |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D02G 3/04 申请日:20160106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160323 |
法律状态 | 公开 |
法律状态信息 | 公开 |
事务数据公告日 | 20191105 |
事务数据类型 |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转让详情 |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D02G 3/04 专利号:ZL2016100083338 登记生效日:20191015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变更后权利人:宁波百厚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青年东路105号 变更后权利人: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卖面桥村 |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数量(5)
独立权利要求数量(1)
1.一种超轻高强抗菌除藻渔网纱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纺纱工艺: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混纺合并成纱;
步骤二、制备抗菌除藻涂料:所述抗菌除藻涂料包括除藻剂、交联剂、偶联剂、 粘合剂及填料;涂料的配制如下:有机硅聚氨酯水性涂料80-90g、1-2g硅烷偶 联剂KH-602,分散剂1-2g、消泡剂1-2g、丙酮10-15g、预处理填料5-10g、3-5g 异氰酸酯交联剂JF-8350混合,高速搅拌分散得抗菌除藻涂料;
步骤三、涂覆抗菌除藻涂层:将上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混纺纱表面涂覆 有抗菌除藻涂层;
步骤四、抗菌除藻渔网纱并线工艺:将多股涂覆抗菌除藻38S股线超高分子量 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置于并线机上并线制成抗菌除藻渔网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轻高强抗菌除藻渔网纱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一、纺纱工艺中,具体为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 38S股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轻高强抗菌除藻渔网纱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二、制备抗菌除藻涂料中,还可加入三甲氧基硅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 氯化氨、8-羟基喹啉铜、2-巯基苯并噻唑、纳米银、纳米TiO 2其中的一种或几 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轻高强抗菌除藻渔网纱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二、制备抗菌除藻涂料中,填料的预处理为:取5-10ml硅烷偶联剂 KH-602、5-10g纳米TiO 2、5-10g纳米SiO 2、丙酮80-120g,置于高速剪切机中 高速剪切5-8min,转速1800r/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轻高强抗菌除藻渔网纱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三、涂覆抗菌除藻涂层中采用浸涂工艺,利用ASS3000-3全自动单纱 浆纱机将38S股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上涂料,60℃烘干交 联,车速20-25m/min。
1.一种超轻高强抗菌除藻渔网纱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纺纱工艺: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混纺合并成纱;
步骤二、制备抗菌除藻涂料:所述抗菌除藻涂料包括除藻剂、交联剂、偶联剂、粘合剂及填料;涂料的配制如下:有机硅聚氨酯水性涂料80-90g、1-2g硅烷偶联剂KH-602,分散剂1-2g、消泡剂1-2g、丙酮10-15g、预处理填料5-10g、3-5g异氰酸酯交联剂JF-8350混合,高速搅拌分散得抗菌除藻涂料;
步骤三、涂覆抗菌除藻涂层:将上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混纺纱表面涂覆有抗菌除藻涂层;
步骤四、抗菌除藻渔网纱并线工艺:将多股涂覆抗菌除藻38S股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置于并线机上并线制成抗菌除藻渔网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轻高强抗菌除藻渔网纱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纺纱工艺中,具体为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38S股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轻高强抗菌除藻渔网纱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制备抗菌除藻涂料中,还可加入三甲氧基硅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氨、8-羟基喹啉铜、2-巯基苯并噻唑、纳米银、纳米TiO2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轻高强抗菌除藻渔网纱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制备抗菌除藻涂料中,填料的预处理为:取5-10ml硅烷偶联剂KH-602、5-10g纳米TiO2、5-10g纳米SiO2、丙酮80-120g,置于高速剪切机中高速剪切5-8min,转速1800r/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轻高强抗菌除藻渔网纱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涂覆抗菌除藻涂层中采用浸涂工艺,利用ASS3000-3全自动单纱 浆纱机将38S股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上涂料,60℃烘干交联,车速20-25m/min。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一种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轻高强抗菌除藻渔网纱的制造方法。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海产品的需求量大增,从而促使了海洋捕捞业的蓬勃发展。而随着该产业的发展,新的问题油然而生,首当其冲的就是渔网的防污问题。因为海洋环境是一个腐蚀、生物污损严重的环境,渔网和网具的浸海深度一般为0~20m不等,正好是海生物生长最旺盛的区域,更容易附着海生物。主要种类有藻类、轮虫、苔藓虫、藤壶等。而抗菌除藻渔网纱的应用是解决渔网防污问题的有效方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具有高强力、重量轻、耐磨等特点。因此,研发具有超轻、耐腐、高强、抗菌、除藻、寿命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尼龙混纺渔网纱是市场的需求。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渔网强度低、重量大、耐磨性低、抗菌除藻性能差、寿命短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轻高强抗菌除藻渔网纱及其制造方法,具有超轻、耐腐、高强、抗菌、除藻、寿命长等特点。
技术方案:一种超轻高强抗菌除藻渔网纱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纺纱工艺: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混纺合并成纱;
步骤二、制备抗菌除藻涂料:所述抗菌除藻涂料包括除藻剂、交联剂、偶联剂、粘合剂及填料;涂料的配制如下:有机硅聚氨酯水性涂料80-90g、1-2g硅烷偶联剂KH-602,分散剂1-2g、消泡剂1-2g、丙酮10-15g、预处理填料5-10g、3-5g 异氰酸酯交联剂JF-8350混合,高速搅拌分散得抗菌除藻涂料;
步骤三、涂覆抗菌除藻涂层:将上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混纺纱表面涂覆有抗菌除藻涂层;
步骤四、抗菌除藻渔网纱并线工艺:将多股涂覆抗菌除藻38S股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置于并线机上并线制成抗菌除藻渔网纱。
作为优化:所述步骤一、纺纱工艺中,具体为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38S股线。
作为优化:所述步骤二、制备抗菌除藻涂料中,还可加入三甲氧基硅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氨、8-羟基喹啉铜、2-巯基苯并噻唑、纳米银、纳米TiO2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化:所述步骤二、制备抗菌除藻涂料中,填料的预处理为:取5-10ml硅烷偶联剂KH-602、5-10g纳米TiO2、5-10g纳米SiO2、丙酮80-120g,置于高速剪切机中高速剪切5-8min,转速1800r/min。
作为优化:所述步骤三、涂覆抗菌除藻涂层中采用浸涂工艺,利用ASS3000-3全自动单纱浆纱机将38S股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上涂料,60℃烘干交联,车速20-25m/min。
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尼龙渔网混纺纱耐磨性、单强拉伸强度、耐腐蚀性、耐海水性大大超过尼龙单丝,在重量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尼龙渔网混纺纱比传统尼龙单丝轻30%,在涂层附着方面,单丝表面光滑,涂料不易附着,短纤混纺纱具有单丝不具备的毛羽效果,抗菌涂料在渔网纱的附着力大大提升,抗菌除藻效果及使用寿命极大延长。纳米SiO2填料,进一步提高渔网的耐冲击性能和耐磨性能,有机硅聚氨酯水性涂料中的纳米TiO2及抗菌除藻成分在海水中随着树脂的不断水解,缓慢释放而达到抗菌除藻作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具体实施例一:
一种超轻高强抗菌除藻渔网纱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纺纱工艺: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混纺合并成纱;具体为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38S股线;
步骤二、制备抗菌除藻涂料:所述抗菌除藻涂料包括除藻剂、交联剂、偶联剂、粘合剂及填料;涂料的配制如下:有机硅聚氨酯水性涂料80g、1g硅烷偶联剂KH-602,分散剂1g、消泡剂1g、丙酮10g、预处理填料5g、3g异氰酸酯交联剂JF-8350混合,高速搅拌分散得抗菌除藻涂料。
其中,填料的预处理为:取5ml硅烷偶联剂KH-602、5g纳米TiO2、5g纳米SiO2、丙酮80g,置于高速剪切机中高速剪切5min,转速1800r/min。
步骤三、涂覆抗菌除藻涂层:将上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混纺纱表面涂覆有抗菌除藻涂层。
步骤四、抗菌除藻渔网纱并线工艺:将多股涂覆抗菌除藻38S股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置于并线机上并线制成抗菌除藻渔网纱。具体采用浸涂工艺,利用ASS3000-3全自动单纱浆纱机将38S股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上涂料,60℃烘干交联,车速20m/min。
所述步骤二、制备抗菌除藻涂料中,还可加入三甲氧基硅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氨。
具体实施例二:
一种超轻高强抗菌除藻渔网纱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纺纱工艺: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混纺合并成纱;具体为将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38S股线;
步骤二、制备抗菌除藻涂料:所述抗菌除藻涂料包括除藻剂、交联剂、偶联剂、粘合剂及填料;涂料的配制如下:有机硅聚氨酯水性涂料90g、2g硅烷偶联剂KH-602,分散剂2g、消泡剂2g、丙酮15g、预处理填料10g、5g异氰酸酯交联剂JF-8350混合,高速搅拌分散得抗菌除藻涂料。
其中,填料的预处理为:取10ml硅烷偶联剂KH-602、10g纳米TiO2、10g纳米SiO2、丙酮120g,置于高速剪切机中高速剪切8min,转速1800r/min。
步骤三、涂覆抗菌除藻涂层:将上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混纺纱表面涂覆有抗菌除藻涂层。
步骤四、抗菌除藻渔网纱并线工艺:将多股涂覆抗菌除藻38S股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置于并线机上并线制成抗菌除藻渔网纱。具体采用浸涂工艺,利用ASS3000-3全自动单纱浆纱机将38S股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上涂料,60℃烘干交联,车速25m/min。
所述步骤二、制备抗菌除藻涂料中,还可加入8-羟基喹啉铜。
具体实施例三:
一种超轻高强抗菌除藻渔网纱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纺纱工艺: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混纺合并成纱;具体为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38S股线;
步骤二、制备抗菌除藻涂料:所述抗菌除藻涂料包括除藻剂、交联剂、偶联剂、粘合剂及填料;涂料的配制如下:有机硅聚氨酯水性涂料84g、1.5g硅烷偶联剂KH-602,分散剂1.6g、消泡剂1.4g、丙酮13g、预处理填料8g、4g异氰酸酯交联剂JF-8350混合,高速搅拌分散得抗菌除藻涂料。
其中,填料的预处理为:取7ml硅烷偶联剂KH-602、8g纳米TiO2、9g纳米 SiO2、丙酮110g,置于高速剪切机中高速剪切6min,转速1800r/min。
步骤三、涂覆抗菌除藻涂层:将上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混纺纱表面涂覆有抗菌除藻涂层。
步骤四、抗菌除藻渔网纱并线工艺:将多股涂覆抗菌除藻38S股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置于并线机上并线制成抗菌除藻渔网纱。具体采用浸涂工艺,利用ASS3000-3全自动单纱浆纱机将38S股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上涂料,60℃烘干交联,车速24m/min。
所述步骤二、制备抗菌除藻涂料中,还可加入2-巯基苯并噻唑。
具体实施例四:
一种超轻高强抗菌除藻渔网纱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纺纱工艺: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混纺合并成纱;
步骤二、制备抗菌除藻涂料:所述抗菌除藻涂料包括除藻剂、交联剂、偶联剂、粘合剂及填料;涂料的配制如下:有机硅聚氨酯水性涂料82x、1.3g硅烷偶联剂KH-602,分散剂1.4g、消泡剂1.5g、丙酮11g、预处理填料6g、4g异氰酸酯交联剂JF-8350混合,高速搅拌分散得抗菌除藻涂料;
步骤三、涂覆抗菌除藻涂层:将上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混纺纱表面涂覆有抗菌除藻涂层;
步骤四、抗菌除藻渔网纱并线工艺:将多股涂覆抗菌除藻38S股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置于并线机上并线制成抗菌除藻渔网纱。
所述步骤一、纺纱工艺中,具体为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38S股线。
所述步骤二、制备抗菌除藻涂料中,还可加入纳米银。
所述步骤二、制备抗菌除藻涂料中,填料的预处理为:取7ml硅烷偶联剂 KH-602、6g纳米TiO2、6g纳米SiO2、丙酮90g,置于高速剪切机中高速剪切6min,转速1800r/min。
所述步骤三、涂覆抗菌除藻涂层中采用浸涂工艺,利用ASS3000-3全自动单纱浆纱机将38S股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上涂料,60℃烘干交联,车速21m/min。
具体实施例五:
一种超轻高强抗菌除藻渔网纱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纺纱工艺: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混纺合并成纱;
步骤二、制备抗菌除藻涂料:所述抗菌除藻涂料包括除藻剂、交联剂、偶联剂、粘合剂及填料;涂料的配制如下:有机硅聚氨酯水性涂料89g、1.8g硅烷偶联剂KH-602,分散剂1.7g、消泡剂1.6g、丙酮14g、预处理填料9g、4g异氰酸酯交联剂JF-8350混合,高速搅拌分散得抗菌除藻涂料;
步骤三、涂覆抗菌除藻涂层:将上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混纺纱表面涂覆有抗菌除藻涂层;
步骤四、抗菌除藻渔网纱并线工艺:将多股涂覆抗菌除藻38S股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置于并线机上并线制成抗菌除藻渔网纱。
所述步骤一、纺纱工艺中,具体为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38S股线。
所述步骤二、制备抗菌除藻涂料中,还可加入纳米TiO2。
所述步骤二、制备抗菌除藻涂料中,填料的预处理为:取8ml硅烷偶联剂KH-602、7g纳米TiO2、9g纳米SiO2、丙酮110g,置于高速剪切机中高速剪切7min,转速1800r/min。
所述步骤三、涂覆抗菌除藻涂层中采用浸涂工艺,利用ASS3000-3全自动 单纱浆纱机将38S股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上涂料,60℃烘干交联,车速24m/min。
具体实施例六:
一种超轻高强抗菌除藻渔网纱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纺纱工艺: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混纺合并成纱;
步骤二、制备抗菌除藻涂料:所述抗菌除藻涂料包括除藻剂、交联剂、偶联剂、粘合剂及填料;涂料的配制如下:有机硅聚氨酯水性涂料87g、1.7g硅烷偶联剂KH-602,分散剂1.6g、消泡剂1.5g、丙酮13g、预处理填料8g、4.3g异氰酸酯交联剂JF-8350混合,高速搅拌分散得抗菌除藻涂料;
步骤三、涂覆抗菌除藻涂层:将上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混纺纱表面涂覆有抗菌除藻涂层;
步骤四、抗菌除藻渔网纱并线工艺:将多股涂覆抗菌除藻38S股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置于并线机上并线制成抗菌除藻渔网纱。
所述步骤一、纺纱工艺中,具体为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38S股线。
所述步骤二、制备抗菌除藻涂料中,还可加入三甲氧基硅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氨、8-羟基喹啉铜、2-巯基苯并噻唑、纳米银、纳米TiO2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步骤二、制备抗菌除藻涂料中,填料的预处理为:取8ml硅烷偶联剂KH-602、9g纳米TiO2、7g纳米SiO2、丙酮100g,置于高速剪切机中高速剪切7min,转速1800r/min。
所述步骤三、涂覆抗菌除藻涂层中采用浸涂工艺,利用ASS3000-3全自动单纱浆纱机将38S股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龙50/50混纺纱上涂料,60℃烘 干交联,车速24m/min。
本发明利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尼龙渔网混纺纱耐磨性、单强拉伸强度、耐腐蚀性、耐海水性大大超过尼龙单丝,在重量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尼龙渔网混纺纱比传统尼龙单丝轻30%,在涂层附着方面,单丝表面光滑,涂料不易附着,短纤混纺纱具有单丝不具备的毛羽效果,抗菌涂料在渔网纱的附着力大大提升,抗菌除藻效果及使用寿命极大延长。纳米SiO2填料,进一步提高渔网的耐冲击性能和耐磨性能,有机硅聚氨酯水性涂料中的纳米TiO2及抗菌除藻成分在海水中随着树脂的不断水解,缓慢释放而达到抗菌除藻作用。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价值度评估
技术价值
经济价值
法律价值
0 0 055.0分
0 50 75 100专利价值度是通过科学的评估模
型对专利价值进行量化的结果,
基于专利大数据针对专利总体特
征指标利用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对
待评估专利进行高效、智能化的
分析,从技术、经济和法律价值
三个层面构建专利价值评估体
系,可以有效提升专利价值评估
的质量和效率。
总评:55.0分
该专利价值中等 (仅供参考)
技术价值 30.0
该指标主要从专利申请的著录信息、法律事件等内容中挖掘其技术价值,专利类型、独立权利要求数量、无效请求次数等内容均可反映出专利的技术性价值。 技术创新是专利申请的核心,若您需要进行技术借鉴或寻找可合作的项目,推荐您重点关注该指标。
部分指标包括:
授权周期(发明)
22 个月独立权利要求数量
1 个从属权利要求数量
4 个说明书页数
5 页实施例个数
6 个发明人数量
3 个被引用次数
0 次引用文献数量
0 个优先权个数
0 个技术分类数量
7 个无效请求次数
0 个分案子案个数
0 个同族专利数
0 个专利获奖情况
无保密专利的解密
否经济价值 9.0
该指标主要指示了专利技术在商品化、产业化及市场化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预期利益。 专利技术只有转化成生产力才能体现其经济价值,专利技术的许可、转让、质押次数等指标均是其经济价值的表征。 因此,若您希望找到行业内的运用广泛的热点专利技术及侵权诉讼中的涉案专利,推荐您重点关注该指标。
部分指标包括:
申请人数量
1申请人类型
院校许可备案
0 次权利质押
0 次权利转移
1 个海关备案
否法律价值 16.0
该指标主要从专利权的稳定性角度评议其价值。专利权是一种垄断权,但其在法律保护的期间和范围内才有效。 专利权的存续时间、当前的法律状态可反映出其法律价值。故而,若您准备找寻权属稳定且专利权人非常重视的专利技术,推荐您关注该指标。
部分指标包括:
存活期/维持时间
8法律状态
无权-未缴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