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新型】深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

无权-未缴年费 中国

申请号:
CN201620405224.5
专利权人: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授权公告日/公开日:
2016.10.26
专利有效期:
2016.05.06-2026.05.06
技术分类:
A61: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转化方式:
转让
价值度指数:
58.0分
价格:
面议
4030 0

发布人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联系人

13700000003
  • 专利信息&法律状态
  • 专利自评
  • 专利技术文档
  • 价值度指数
  • 发明人阵容

著录项

申请号
CN201620405224.5
申请日
20160506
公开/公告号
CN205659244U
公开/公告日
20161026
申请/专利权人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明/设计人
[谢君雯, 徐春兰]
主分类号
A61M25/02
IPC分类号
C12N 9/0008(2013.01) C12N 9/16
CPC分类号
C12N 9/0008(2013.01) C12N 9/16(2013.01)
分案申请地址
国省代码
江苏(32)
颁证日
G06T1/00
代理人
[郑云]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深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包括主绷带和两条副绷带,主绷带的一端开设有贯穿主绷带的细缝,主绷带的另一端与两条副绷带固定连接,两条副绷带分别位于细缝的两侧,主绷带和副绷带的下表面均设有用于粘黏的胶水层,主绷带上远离细缝的一端设有两条可撕开的点断线,撕开两条点断线形成一个备用带,备用带的上表面固定有拉扣,先通过副绷带和备用带的单独对外延管的固定,然后将单独固定后的外延管合并在细缝附近由主绷带固定,实现对外延管的双重固定保证了深静脉置管不会滑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主绷带和副绷带粘性好,具有较强的透气性,粘黏在患者皮肤上不易松脱。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 20240517
法律状态 专利权的终止
法律状态信息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M 25/02
专利号:ZL2016204052245
申请日:20160506
授权公告日:20161026
终止日期:
法律状态公告日 20161026
法律状态 授权
法律状态信息 授权
暂无数据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数量(6

独立权利要求数量(1

1.一种深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绷带(1)和两条副绷带(2),所述主 绷带(1)的一端开设有贯穿主绷带(1)的细缝(3),所述主绷带(1)的另一端与两条所述副绷 带(2)固定连接,两条所述副绷带(2)分别位于所述细缝(3)的两侧,所述主绷带(1)和副绷 带(2)的下表面均设有用于粘黏的胶水层,所述主绷带(1)上远离所述细缝(3)的一端设有 两条可撕开的点断线(4),撕开两条点断线(4)形成一个备用带(5),所述备用带(5)的上表 面固定有拉扣(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绷带(1)和副绷 带(2)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绷带(1)为具有 透气性的主绷带(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绷带(2)为具有 透气性的副绷带(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绷带(1)为具有 弹力的主绷带(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绷带(2)为具有 弹力的副绷带(2)。

1.一种深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绷带(1)和两条副绷带(2),所述主绷带(1)的一端开设有贯穿主绷带(1)的细缝(3),所述主绷带(1)的另一端与两条所述副绷带(2)固定连接,两条所述副绷带(2)分别位于所述细缝(3)的两侧,所述主绷带(1)和副绷带(2)的下表面均设有用于粘黏的胶水层,所述主绷带(1)上远离所述细缝(3)的一端设有两条可撕开的点断线(4),撕开两条点断线(4)形成一个备用带(5),所述备用带(5)的上表面固定有拉扣(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绷带(1)和副绷带(2)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绷带(1)为具有透气性的主绷带(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绷带(2)为具有透气性的副绷带(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绷带(1)为具有弹力的主绷带(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绷带(2)为具有弹力的副绷带(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深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深静脉置管已广泛用于临床,尤其是在危重病人的抢救方面应用较多,它不仅保证了病人的及时用药,还可以通过监测CVP可了解病人循环血容量和心脏功能,为治疗和护理带来极大方便,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ICU进行深静脉置管常选用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以及重要静脉等通路。颈内深静脉置管术作为外科大手术后的常规步骤,有着不可置否的优势,它使输液变得更加快捷、安全、有效。颈内深静脉输液能避免高渗性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和破坏,而患者需要大量输血、补液时,能够借以观察血容量的动态变化。

临床上现在一般采用双腔或三腔深静脉导管,从而迅速地开通多路补液,加快治疗时间,但是由于深静脉一般连接的都是比较重的设备仪器,病人在翻身时容易造成深静脉导管的牵拉,导致深静脉导管的输液端移位,甚至因此导致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为临床护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而深静脉导管的输出端,通常为多粘几条胶布固定,经常出现几条胶布交叉重叠,透气性差,患者位于胶布交叉重叠的部位容易出汗,导致胶布对皮肤的附着力变弱,因颈部和腿部活动幅度大,极易出现牵拉引起针头脱落的现象,患者又需重新插管,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深静脉导管采用多条胶布固定的问题,现提供一种深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包括主绷带和两条副绷带,所述主绷带的一端开设有贯穿主绷带的细缝,所述主绷带的另一端与两条所述副绷带固定连接,两条所述副绷带分别位于所述细缝的两侧,所述主绷带和副绷带的下表面均设有用于粘黏的胶水层,所述主绷带上远离所述细缝的一端设有两条可撕开的点断线,撕开两条点断线形成一个备用带,所述备用带的上表面固定有拉扣。

本方案中当深静脉置管有两条外延管时,两条副绷带分别对应一个外延管用高举平台法固定将外延管固定,外延管与副绷带的下表面接触,形成防止深静脉置管滑脱的第一道防线,然后将两条外延管向细缝靠拢,此时外延管与主绷带的上表面接触,将主绷带位于细缝两侧的部位粘在两条外延管上,形成防止深静脉置管滑脱的第二道防线;当深静脉置管有三条外延管时,三条外延管分别由两条副绷带及一条备用带用高举平台法固定,形成防止深静脉置管滑脱的第一道防线,然后将三条外延管向细缝靠拢,此时外延管与主绷带的上表面接触,将主绷带位于细缝两侧的部位粘在三条外延管上,形成防止深静脉置管滑脱的第二道防线。

为了降低成本,进一步地,所述主绷带和副绷带一体成型。

为了防止主绷带所粘黏皮肤上的部位出汗,优选地,所述主绷带为具有透气性的主绷带,透气性的主绷带带有利于热量的散发。

为了防止副绷带所粘黏皮肤上的部位出汗,优选地,所述副绷带为具有透气性的副绷带,透气性的副绷带带有利于热量的散发。

优选地,所述主绷带为具有弹力的主绷带。

优选地,所述副绷带为具有弹力的副绷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深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通过在主绷带上开设有有两条点断线,将其撕开形成备用带,因此即可以固定双腔深静脉置管,也可以固定三腔深静脉置管,先通过副绷带和备用带的单独对外延管的固定,再将单独固定后的外延管合并在细缝附近由主绷带固定,实现对外延管的双重固定保证了深静脉置管不会滑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主绷带和副绷带粘性好,具有较强的透气性,粘黏在患者皮肤上不易松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深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的三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深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在固定双腔深静脉置管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深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在固定三腔深静脉置管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深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中副绷带用于高举平台法固定外延管的示意图。

图中:1、主绷带,2、副绷带,3、细缝,4、点断线,5、备用带,501、拉扣,6、外延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深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包括主绷带1和两条副绷带2,所述主绷带1的一端开设有贯穿主绷带1的细缝3,所述主绷带1的另一端与两条所述副绷带2固定连接,两条所述副绷带2分别位于所述细缝3的两侧,所述主绷带1和副绷带2的下表面均设有用于粘黏的胶水层,所述主绷带1上远离所述细缝3的一端设有两条可撕开的点断线4,撕开两条点断线4形成一个备用带5,所述备用带5的上表面固定有拉扣501,由于备用带5下表面具有胶水层,如果采用对捏的方式将备用带5从主绷带1上撕开,容易导致备用带5相对的部位粘黏在一起,不易分开,因此设置拉扣501,可便捷的向上提拉扣501将备用带5从主绷带1上撕开。

所述主绷带1和副绷带2一体成型。

所述主绷带1为具有透气性的主绷带1,透气性的主绷带1带有利于热量的散发,为了增加主绷带1的透气性,在主绷带1上密布通孔。

所述副绷带2为具有透气性的副绷带2,透气性的副绷带2带有利于热量的散发,为了增加副绷带2的透气性,在副绷带2上密布有通孔。

所述主绷带1为具有弹力的主绷带1。

所述副绷带2为具有弹力的副绷带2。

本实用新型深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深静脉置管有两条外延管6时,两条副绷带2分别对应一个外延管6用高举平台法固定将外延管6固定,外延管6与副绷带2的下表面接触,形成防止深静脉置管滑脱的第一道防线,然后将两条外延管6向细缝3靠拢,此时外延管6与主绷带1的上表面接触,将主绷带1位于细缝3两侧的部位粘在两条外延管6上,形成防止深静脉置管滑脱的第二道防线;当深静脉置管有三条外延管6时,三条外延管6分别由两条副绷带2及一条备用带5用高举平台法固定,形成防止深静脉置管滑脱的第一道防线,然后将三条外延管6向细缝3靠拢,此时外延管6与主绷带1的上表面接触,将主绷带1位于细缝3两侧的部位粘在三条外延管6上,形成防止深静脉置管滑脱的第二道防线,高举平台法固定是指在将绷带包裹在外延管6上,然后将绷带位于外延管6两侧的部位粘在皮肤上。

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价值度评估

技术价值

经济价值

法律价值

0 0 0

58.0

0 50 75 100
0~50 50~75 75~100 价值较低 中等价值 价值较高

专利价值度是通过科学的评估模

型对专利价值进行量化的结果,

基于专利大数据针对专利总体特

征指标利用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对

待评估专利进行高效、智能化的

分析,从技术、经济和法律价值

三个层面构建专利价值评估体

系,可以有效提升专利价值评估

的质量和效率。

总评:58.0


该专利价值中等 (仅供参考)

        该专利的技术、经济、法律价值经系统自动评估后的总评得分处于平均水平,可以重点研究利用其技术价值,根据法律价值的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使用借鉴方式。
        本专利文献中包含【1 个独立权利要求】、【1 个技术分类】,从一定程度上而言上述指标的数值越大可以反映出所述专利的技术保护及应用范围越广。 【被引用次数1 次】专利被引次数越多越能能够体现出该专利在相关技术领域研发中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代表着专利公开的内容有更多的产业利用价值。 【专利权的维持时间8 年】专利权的维持时间越长,其价值对于权利人而言越高。

技术价值    33.0

该指标主要从专利申请的著录信息、法律事件等内容中挖掘其技术价值,专利类型、独立权利要求数量、无效请求次数等内容均可反映出专利的技术性价值。 技术创新是专利申请的核心,若您需要进行技术借鉴或寻找可合作的项目,推荐您重点关注该指标。

部分指标包括:

授权周期(发明)

5 个月

独立权利要求数量

0 个

从属权利要求数量

0 个

说明书页数

3 页

实施例个数

0 个

发明人数量

2 个

被引用次数

1 次

引用文献数量

1 个

优先权个数

1 个

技术分类数量

1 个

无效请求次数

0 个

分案子案个数

0 个

同族专利数

0 个

专利获奖情况

保密专利的解密

经济价值    6.0

该指标主要指示了专利技术在商品化、产业化及市场化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预期利益。 专利技术只有转化成生产力才能体现其经济价值,专利技术的许可、转让、质押次数等指标均是其经济价值的表征。 因此,若您希望找到行业内的运用广泛的热点专利技术及侵权诉讼中的涉案专利,推荐您重点关注该指标。

部分指标包括:

申请人数量

1

申请人类型

机关团体

许可备案

0 次

权利质押

0 次

权利转移

0 个

海关备案

法律价值    19.0

该指标主要从专利权的稳定性角度评议其价值。专利权是一种垄断权,但其在法律保护的期间和范围内才有效。 专利权的存续时间、当前的法律状态可反映出其法律价值。故而,若您准备找寻权属稳定且专利权人非常重视的专利技术,推荐您关注该指标。

部分指标包括:

存活期/维持时间

8

法律状态

无权-未缴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