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权-未缴年费 中国
著录项
摘要
一种基于杠杆原理进行驱动改变传统链轮驱动方式的装置,主体为一架体,以及安装于架体前端和后端的前轮和后轮,在所述前轮和后轮之间通过固定在架体上的驱动轴,前轮及后轮均通过轮轴固定在架体上,后轮轮轴两端均连接有一曲轴,曲轴上设置有一连接杆,连接杆与驱动轴之间均采用一杠杆相连接,且杠杆与驱动轴之间设置一可伸缩段,架体两端均设置有一支点,杠杆设置在支点上端,后轮两侧设置齿轮组,实现杠杆原理实现车轮驱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通过杠杆原理替代传统的链式驱动方式,可以有效的使得驱动方式省时省力,更加节能环保。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210709 |
法律状态 | 专利权的终止 |
法律状态信息 |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62M 15/00 专利号:ZL2016208308833 申请日:20160801 授权公告日:20170118 终止日期:20200801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170118 |
法律状态 | 授权 |
法律状态信息 | 授权 |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数量(3)
独立权利要求数量(1)
1.一种基于杠杆原理进行驱动改变传统链轮驱动方式的装置,主体为一架体,以及安 装于架体前端和后端的前轮和后轮,在所述前轮和后轮之间设置有固定在架体上的驱动 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轮及后轮均通过轮轴固定在架体上,所述的后轮轮轴两端均连接 有一曲轴,所述的曲轴上设置有一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与驱动轴之间均采用一杠杆相连 接,且杠杆与驱动轴之间设置一可伸缩段,所述的架体两端均设置有一支点,所述的杠杆设 置在支点上端,所述的后轮两侧均固定有一从动齿轮,所述的后轮左侧设置有一第一单向 棘齿,后轮右侧设置第二单向棘齿,且第一单向棘齿和第二单向棘齿做工方向与车轮前进 方向相同,所述的第一单向棘齿、第二单向棘齿分别与从动齿轮卡接,所述的后轮左侧曲轴 上设置有一第三单向棘齿,后轮右侧曲轴上设置有一第四单向棘齿,所述的后轮左侧设置 有一第一双联齿轮,后轮右侧设置有一第二双联齿轮,所述的第一双联齿轮与第一单向棘 齿、第三单向棘齿之间采用链条连接,所述的第二双联齿轮与第二单向棘齿、第四单向棘齿 之间采用链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杠杆原理进行驱动改变传统链轮驱动方式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单向棘齿较第四单向棘齿尺寸小,所述的第二双联齿轮较大齿轮 与第二单向棘齿链条连接,所述的第二双联齿轮较小齿轮与第四单向棘齿链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杠杆原理进行驱动改变传统链轮驱动方式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单向棘齿较第三单向棘齿尺寸小,所述的第一双联齿轮较小齿轮 与第三单向棘齿链条连接,所述的第一双联齿轮上齿接有一第三双联齿轮,所述的第三双 联齿轮的两组齿轮尺寸相同且与第一双联齿轮的较大齿轮相同,且其中一齿轮与第一双联 齿轮的较大齿轮相齿接,另一齿轮与第一单向棘齿链条连接,所述的第三单向棘齿做工方 向与后轮的后退方向相同。
1.一种基于杠杆原理进行驱动改变传统链轮驱动方式的装置,主体为一架体,以及安装于架体前端和后端的前轮和后轮,在所述前轮和后轮之间设置有固定在架体上的驱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轮及后轮均通过轮轴固定在架体上,所述的后轮轮轴两端均连接有一曲轴,所述的曲轴上设置有一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与驱动轴之间均采用一杠杆相连接,且杠杆与驱动轴之间设置一可伸缩段,所述的架体两端均设置有一支点,所述的杠杆设置在支点上端,所述的后轮两侧均固定有一从动齿轮,所述的后轮左侧设置有一第一单向棘齿,后轮右侧设置第二单向棘齿,且第一单向棘齿和第二单向棘齿做工方向与车轮前进方向相同,所述的第一单向棘齿、第二单向棘齿分别与从动齿轮卡接,所述的后轮左侧曲轴上设置有一第三单向棘齿,后轮右侧曲轴上设置有一第四单向棘齿,所述的后轮左侧设置有一第一双联齿轮,后轮右侧设置有一第二双联齿轮,所述的第一双联齿轮与第一单向棘齿、第三单向棘齿之间采用链条连接,所述的第二双联齿轮与第二单向棘齿、第四单向棘齿之间采用链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杠杆原理进行驱动改变传统链轮驱动方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单向棘齿较第四单向棘齿尺寸小,所述的第二双联齿轮较大齿轮与第二单向棘齿链条连接,所述的第二双联齿轮较小齿轮与第四单向棘齿链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杠杆原理进行驱动改变传统链轮驱动方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单向棘齿较第三单向棘齿尺寸小,所述的第一双联齿轮较小齿轮与第三单向棘齿链条连接,所述的第一双联齿轮上齿接有一第三双联齿轮,所述的第三双联齿轮的两组齿轮尺寸相同且与第一双联齿轮的较大齿轮相同,且其中一齿轮与第一双联齿轮的较大齿轮相齿接,另一齿轮与第一单向棘齿链条连接,所述的第三单向棘齿做工方向与后轮的后退方向相同。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杠杆原理进行驱动改变传统链轮驱动方式的装置。
链传动是通过链条将具有特殊齿形的主动链轮的运动和动力传递到具有特殊齿形的从动链轮的一种传动方式,链传动仅能用于两平行轴间的传动;成本高,易磨损,易伸长,传动平稳性差,运转时会产生附加动载荷、振动、冲击和噪声,不宜用在急速反向的传动中。
杠杆又分费力杠杆、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杠杆原理也称为“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阻力就是动力的几倍。
现有的交通工具中,由于技术的成熟性能,均使用链轮或者皮带传送,并没有采用杠杆原理进行将交通工具的应用,因此如果将杠杆原理作为驱动方式进行使用,会是一项完整的创新,杠杆作为一种省力的机构,相对于直接进行链轮驱动,有着很好的优势,但是目前而言,并没有相关的杠杆技术用于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省力、方便、快捷的可用于多种交通工具上的基于杠杆原理进行驱动改变传统链轮驱动方式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杠杆原理进行驱动改变传统链轮驱动方式的装置,主体为一架体,以及安装于架体前端和后端的前轮和后轮,在所述前轮和后轮之间设置有固定在架体上的驱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轮及后轮均通过轮轴固定在架体上,所述的后轮轮轴两端均连接有一曲轴,所述的曲轴上设置有一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与驱动轴之间均采用一杠杆相连接,且杠杆与驱动轴之间设置一可伸缩段,所述的架体两端均设置有一支点,所述的杠杆设置在支点上端,所述的后轮两侧均固定有一从动齿轮,所述的后轮左侧设置有一第一单向棘齿,后轮右侧设置第二单向棘齿,且第一单向棘齿和第二单向棘齿做工方向与车轮前进方向相同,所述的第一单向棘齿、第二单向棘齿分别与从动齿轮卡接,所述的后轮左侧曲轴上设置有一第三单向棘齿,后轮右侧曲轴上设置有一第四单向棘齿,所述的后轮左侧设置有一第一双联齿轮,后轮右侧设置有一第二双联齿轮,所述的第一双联齿轮与第一单向棘齿、第三单向棘齿之间采用链条连接,所述的第二双联齿轮与第二单向棘齿、第四单向棘齿之间采用链条连接。
所述的第二单向棘齿较第四单向棘齿尺寸小,所述的第二双联齿轮较大齿轮与第二单向棘齿链条连接,所述的第二双联齿轮较小齿轮与第四单向棘齿链条连接,起到增速作用,更加省力。
所述的第一单向棘齿较第三单向棘齿尺寸小,所述的第一双联齿轮较小齿轮与第三单向棘齿链条连接,所述的第一双联齿轮上齿接有一第三双联齿轮,所述的第三双联齿轮的两组齿轮尺寸相同且与第一双联齿轮的较大齿轮相同,且其中一齿轮与第一双联齿轮的较大齿轮相齿接,另一齿轮与第一单向棘齿链条连接,所述的第三单向棘齿做工方向与后轮的后退方向相同,通过齿轮的配合,起到无论曲轴正反转,车轮始终向前行。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杠杆的上下伸缩运动,在支点的作用下,带动曲轴将杠杆之间上下运动转化为圆周运动,实现车轮前进的动力。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可用于改造采用传统链条传动的交通工具,尤其可用于自行车,电动车,电动三轮车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装配便捷,通过杠杆原理驱动替代传统的链式驱动方式,可以有效的在骑行时省时省力,更加节能环保。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自行车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基于杠杆原理进行驱动改变传统链轮驱动方式的装置,主体为一架体1,以及安装于架体1前端和后端的前轮2和后轮3,在前轮2和后轮3之间设置有固定在架体1上的驱动轴4,前轮2及后轮3均通过轮轴5固定在架体1上,后轮轮轴5两端均连接有一曲轴6,曲轴6上设置有一连接杆7,连接杆7与驱动轴4之间均采用一杠杆8相连接,且杠杆8与驱动轴4之间设置一可伸缩段9,架体1两端均设置有一支点10,杠杆8设置在支点10上端,后轮3两侧均固定有一从动齿轮11,后轮3左侧设置有一第一单向棘齿12,后轮3右侧设置第二单向棘齿13,且第一单向棘齿12和第二单向棘齿13做工方向与车轮前进方向相同,第一单向棘齿12、第二单向棘齿13分别与从动齿轮11卡接,后轮3左侧曲轴6上设置有一第三单向棘齿14,后轮3右侧曲轴上设置有一第四单向棘齿15,后轮3左侧设置有一第一双联齿轮16,后轮3右侧设置有一第二双联齿轮17,第一双联齿轮16与第一单向棘齿12、第三单向棘齿14之间采用链条18连接,第二双联齿轮17与第二单向棘齿13、第四单向棘齿15之间采用链条18连接,第二单向棘齿13较第四单向棘齿15尺寸小,第二双联齿轮17较大齿轮与第二单向棘齿13链条18连接,第二双联齿轮17较小齿轮与第四单向棘齿15链条18连接,起到增速作用,更加省力,第一单向棘齿12较第三单向棘齿14尺寸小,第一双联齿轮16较小齿轮与第三单向棘齿14链条18连接,第一双联齿轮16上齿接有一第三双联齿轮19,第三双联齿轮19的两组齿轮尺寸相同且与第一双联齿轮16的较大齿轮相同,且其中一齿轮与第一双联齿轮16的较大齿轮相齿接,另一齿轮与第一单向棘齿12链条连接,第三单向棘齿14做工方向与后轮3的后退方向相同,通过齿轮的配合,起到无论曲轴6正反转,车轮始终向前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价值度评估
技术价值
经济价值
法律价值
0 0 054.0分
0 50 75 100专利价值度是通过科学的评估模
型对专利价值进行量化的结果,
基于专利大数据针对专利总体特
征指标利用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对
待评估专利进行高效、智能化的
分析,从技术、经济和法律价值
三个层面构建专利价值评估体
系,可以有效提升专利价值评估
的质量和效率。
总评:54.0分
该专利价值中等 (仅供参考)
技术价值 29.0
该指标主要从专利申请的著录信息、法律事件等内容中挖掘其技术价值,专利类型、独立权利要求数量、无效请求次数等内容均可反映出专利的技术性价值。 技术创新是专利申请的核心,若您需要进行技术借鉴或寻找可合作的项目,推荐您重点关注该指标。
部分指标包括:
授权周期(发明)
5 个月独立权利要求数量
0 个从属权利要求数量
0 个说明书页数
3 页实施例个数
0 个发明人数量
1 个被引用次数
0 次引用文献数量
0 个优先权个数
0 个技术分类数量
3 个无效请求次数
0 个分案子案个数
0 个同族专利数
0 个专利获奖情况
无保密专利的解密
否经济价值 6.0
该指标主要指示了专利技术在商品化、产业化及市场化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预期利益。 专利技术只有转化成生产力才能体现其经济价值,专利技术的许可、转让、质押次数等指标均是其经济价值的表征。 因此,若您希望找到行业内的运用广泛的热点专利技术及侵权诉讼中的涉案专利,推荐您重点关注该指标。
部分指标包括:
申请人数量
1申请人类型
个人许可备案
0 次权利质押
0 次权利转移
0 个海关备案
否法律价值 19.0
该指标主要从专利权的稳定性角度评议其价值。专利权是一种垄断权,但其在法律保护的期间和范围内才有效。 专利权的存续时间、当前的法律状态可反映出其法律价值。故而,若您准备找寻权属稳定且专利权人非常重视的专利技术,推荐您关注该指标。
部分指标包括:
存活期/维持时间
5法律状态
无权-未缴年费